“每逢佳節胖三斤”
假期剛過
您家娃兒是否又圓墩墩了?
3月4日是“世界肥胖日”,今年的主題是“Let's Talk About Obesity &……”,讓我們一起關注肥胖、控制肥胖!
《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(2020 年)》顯示:6 歲以下兒童肥胖率為3.6%,6~17 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為7.9%。而1982年,我國7~17 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僅為0.2%。
近些年來,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,已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。
01
如何判斷我家孩子是“胖”還是“壯”呢?
6~18歲兒童青少年使用體質指數(BMI)判定:BMI(kg/m2)=體重(kg)/身高(m)2,參考中國行業標準《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》(WS/T 586-2018)界值點判斷。
02
錯誤觀念:“小孩子胖些沒關系?”
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。
肥胖是多種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,不僅影響兒童青少年運動能力、骨骼肌肉發育和認知發展,也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、心血管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呼吸系統、消化系統等產生不良影響。
同時,兒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續至成年期,增加多種慢性病的發病風險。
03
日常生活中,如何預防孩子超重和肥胖?
①合理膳食,養成健康飲食行為
食物多樣化,吃好早餐、少吃零食,少吃深加工及油炸食品,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。
②多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
保障學生每天有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。兒童青少年每日應進行至少累計60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,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和增強肌肉力量、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動。
減少久坐和玩電子產品時間。
③保障充足的睡眠時間
優質睡眠有助于體重的合理控制。睡眠時間每天小學生保證10小時、初中生9小時,高中生8小時。
04
家有“胖孩子”,如何通過飲食調養?
在醫生或營養指導人員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,根據兒童青少年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食養方案。
參考《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(2024年版)》,主要針對膳食營養相關的原發性肥胖,不針對疾病導致的繼發性肥胖。
6條日常食養原則和建議包括:
①小份多樣,保持合理膳食結構
肥胖兒童青少年應控制膳食總能量攝入,做到吃飯八分飽。
控制精白米面的攝入,增加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全谷物和雜豆攝入。
減少高油、高鹽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較高的食物的攝入,如油炸食品、甜點、含糖飲料、糖果等。
②辨證施食,因人因時因地制宜
對肥胖兒童青少年進行中醫辨證,開展系統的膳食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預,要結合兒童青少年體質和身體狀況,從食材選擇到食物應用進行整體膳食管理,優化傳統膳食結構。
③良好飲食行為,促進長期健康
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,用餐時長適宜,強調吃好早餐,早餐、午餐、晚餐提供的能量應分別占全天總量的25%~30%、35%~40%、30%~35%。
肥胖兒童青少年進餐時建議先吃蔬菜,然后吃魚禽肉蛋及豆類,最后吃谷薯類。
④積極身體活動,保持身心健康
肥胖兒童青少年的運動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,在運動處方師等專業人員的安全評估和指導下,結合自身運動能力制訂運動方案,從每天20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開始,逐漸增加到每天20~60分鐘,并養成長期運動習慣。
⑤多方合作,創造社會支持環境
家長應提高營養健康素養,為孩子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,培養科學飲食習慣。學校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青少年特點設置營養教育課程,每學期不少于2課時;開足、上好體育課。
⑥定期監測,科學指導體重管理
定期監測兒童青少年身高、體重和腰圍等指標,分析動態變化,有助于早期發現異常趨勢并采取有效措施。鼓勵肥胖兒童青少年測定體成分,明確肥胖特征。